Nan Lu:对的,重点还是围绕移动应用领域,随着行业在全球市场的发展,我们会对应进行更新和迭代。欧美是SensorTower的大本营,在这块市场SensorTower应该是最大的移动数据分析公司,然后是前面咱们说到的中、日、韩以及东南亚市场,另外中东、土耳其、俄罗斯以及拉丁美洲这些新兴市场,也是SensorTower在积极进入的领域。
Nan Lu:我们自己团队研发了一些,另外也收购了一些,每一款应用涉及到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,都是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,这一块在合规性上不用担心。
Q:在SensorTower的观察中,中国游戏出海经历了几个阶段?
Nan Lu:确实出海话题现在变得很焦点,中国游戏出海大概经历了4个阶段,最早应该是十年前了,少数的企业为了规避国内激烈的竞争而去海外“吃螃蟹”;第二波是2018年左右,第一轮版号停审,那时候大家立项还是为国内做的,但是很多已经开始想着,要不要顺手发个海外市场试试;2018年之后大家意识到国内市场虽然很大,但也有众多不确定性,所以到2021年出海成了必备选项,有“不出海就出局”的说法;再到2022年,可能出海成了部分企业唯一的选项。
Nan Lu:新兴市场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,在这些地方能不能避开激烈的竞争?其实很难,你放眼去看头部产品背后大部分也是中国的企业,例如东南亚排行榜前二十的产品中,起码得有13款是国内的游戏产品。不过东南亚和中东这两年收入增速确实很快,目前东南亚、中东、拉美和俄罗斯这几个新兴市场,表现最好的是东南亚和中东。
Nan Lu:我觉得从赛道角度来看更清晰明朗,例如我们说美国市场什么产品都可能赚大钱,但是你会发现全球的发行商都在买量和你竞争,所以我们的产品核心还是玩法和题材,要想好怎么组合能在市场上做出差异化,过去两年末日题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与其思考为了拿下美国市场我该怎么做产品,不如从赛道看怎么为这个市场做差异化与服务。
Nan Lu:我最近比较关注龙腾简合,他们有个帝国模拟题材的《King&aposs Choice》,我们都知道帝国模拟宫廷养成这种玩法没什么创新了,在出海上也有很多年了,开始大家做中国港澳台市场、东南亚市场和中东市场发现成本不高能赚钱,然后竞争对手越来越多,这个品类就很难出爆款了。之前大家可能都觉得SLG才是欧美的主流,结果龙腾简合专门针对欧美市场去开发打造这个题材,然后他们的运营和数值也做的很好,所以这款产品就爆发了。
Nan Lu:我觉得在立项的时候就应该用SensorTower或者其他的分析平台,给自己的方向做好透彻的研究,了解清楚市场规模与需求。比如立项做一款策略或合成手游,首先要了解市场大盘,全球或者美国这类游戏的收入水平,头部产品收入水平以及竞争情况,清楚最好的天花板。行业竞争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预期。这也包括产品打造差异化以及怎么做投放推广,都需要在立项的时候就思考清楚,基本上立项定好之后,我们就能看到一款产品未来两年的市场表现和它的天花板了。那些踩过坑的厂商都明白这个道理,没有经验的要多注意。
Nan Lu:出海趋势更加汹涌了,以前是大厂才有余力出海,现在是中小厂商全面出海,那它也会有个未来的爆发。就像咱们前面说到的,月流水500万美元大厂看不上,但是中小企业出来了盯上了这个赛道,然后去拼创意、拼玩法、拼品质,把它做出来了,然后他们的目标也会慢慢成长到千万美元级别,这反过来也会刺激一些大厂的改变。